《江湖悠悠》二级美食大全介绍
一、菜品
1.东安子鸡(禽肉+辣椒+生姜+葱)
唐玄宗开元年间,有客商赶路,入夜饥饿,在湖南东安县城一家小饭店用餐。
店主老妪因无菜可供,捉来童子鸡现杀经过葱、姜、蒜、辣调味,香油爆炒,再烹以酒、醋、盐等调料焖烧,成菜红油油、亮闪闪,鲜香软嫩,客人赞不绝口,到处称赞此菜绝妙。
知县听说后,亲自到该店品尝,果然名不虚传,遂称其为“东安子鸡”。
2.北京烤鸭(禽肉+胡椒+黄瓜+小麦)
明朝年间,百姓爱吃南京板鸭,而明太祖朱元璋尤甚,甚至有日食烤鸭一只一说。宫廷里的御厨们就想方设法研制鸭馔的新吃法,于是也就研制出了叉烧烤鸭和焖炉烤鸭这两种。前者以“全聚德”为代表,而后者则以“便宜坊”最著名。
随着明成朱棣祖迁都北京,烤鸭也就被带往了北京。在嘉靖年间,烤鸭就从宫廷传到了民间,有了京城第一家店。
3.白斩鸡(禽肉+生姜*2+葱)
白斩鸡又称白切鸡、三黄油鸡,多作为宴席冷盘,供佐酒之用。因烹鸡时不加调味白煮而成,食用时随吃随斩,故称“白斩鸡”。
清人袁枚《随园食单》称之为白片鸡,言:“鸡功最巨,诸菜赖之,故令羽族之首,而以他禽附之,作羽族单。有太羹元酒之味。
4.姜丝鸭煲(禽肉+生姜*2+水)
生姜性温,解表散寒,温肺止咳;鸭肉,性寒,补益气阴,和胃消食
二者搭配,可达去燥清火、温补养阳的效果,其制法如下:
1.鸭肉洗净后切块,生姜去皮,部分切丝,部分切片
2.锅中放入鸭后,加冷水和料酒后煮沸捞出
3.砂锅内放入姜片与鸭子后,倒入冷水中火煮开
4.转文火放入调料和配菜慢煨二十分钟
5.放入姜后,再 十分钟后即可
5.烤鸡(禽肉+芝麻+辣椒+胡椒)
烤鸡操作极为简单,制法如下:
1.拌匀调味料后,取三分之二均匀涂抹在鸡身内外表面,腌制一小时
2.将腌好的鸡绑在烤架上,同时把木柴点燃
3.在烤架上烤制约一个小时后,开始刷油,一般需刷四次
4.烤制两小时后,鸡肉表皮金黄酥脆,皮下的肉鲜香多汁,洒上剩余调味料即可
6.灼鸡(禽肉+芝麻+辣椒+鸡蛋)
鸡肉用酱油和酒拌匀后放入七成热油中灼至金黄后捞出将油沥干。
此法最早见于南北朝的《齐民要术》,清袁枚的《随园食单》中也有对应的记载。
7.炮燔(禽肉+土豆+胡椒+黄瓜)
炮,把物品放在器物上烘烤或焙烧;燔,即烤肉使熟,为燔肉,炮燔通指古代的烧烤。
苏轼曾在《送鲁元翰知卫州》诗:“每愧烟火中,玉腕亲炮燔。”
8.炙双鲜(禽肉+鱼+辣椒+胡椒)
禽肉、畜肉、鱼肉三者任取其二切方块儿后串至签上置于火上炙烤,肉脂在火焰的烤炙下滋滋冒油,不同的油相互交融间滋润各类的肉块,鲜香扑面而来。
9.臭鳜鱼(鱼+辣椒+生姜+葱)
早年徽商远行,沿途放排,打鱼为食。木桶中存的鳜鱼时间久了,易生异昧,便以盐抹之,翻来覆去。行至千里,鱼到徽州,鳃仍红,鳞不脱,质不变,仅表皮有一丝奇味。洗净后以热油稍煎,细火烹调,异味全消,鲜香无比,称为脍炙人口的佳肴。
10.西湖醋鱼(鱼+生姜*2+水)
相传杭州西子湖畔有宋氏兄弟二人,满腹经纶,颇有学问,隐居湖畔打鱼为生。
不料兄长被官府迫害惨死,弟弟报仇不成,反被逼走避难。临行前,宋嫂特意烧了一道加糖加醋的鱼,只期望弟弟生活有甜时,勿忘百姓受欺凌、兄长饮恨之辛酸。
后来弟弟考取功名,得报大仇,却失了嫂嫂音讯。一日赴宴无意吃到相同滋味,终寻得嫂嫂。后辞了官职,接嫂嫂回家,重隐居湖畔,捕鱼为生。
11.酒糟鱼(鱼+芝麻+辣椒+稻谷)
选半斤青鱼,腌制,晾至半干时,放进酿好的米酒坛子里封起来。十余日,即可取出,或蒸或煮,与酒糟同沸之。
枣木红的鱼肉,有着酒香、酒甜、酒酸之味。蒸煮之时,搁上辣椒,既有些许的辣又有淡淡的咸。鱼肉在口中,细腻滑爽,余香久久。
12.烤鱼(鱼+芝麻+辣椒+胡椒)
烤鱼操作极为简单,制法如下: